1.國際化


「國際化」又被稱為「全球化」,此名詞大約是在1960年代初期首次被使用,但國際化到底是指什麼,一直是見仁見智的問題,目前在學術上並未有一個大家認同的定義或說法。

目前對全球化的定義,以英國社會學者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最常被引用。他認為國際化是「世界各地社會彼此關係的激烈化,將本土事務調整為適合幾百哩外之經濟實體的事務,或是讓對方的事務與自己相互融通。」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從信息通訊角度提出定義,認為是「克服空間障礙在全世界的自由傳遞。」自由主義經濟學從經濟觀點解釋為「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配置。」左派學者則從體制角度認定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或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羅馬俱樂部提出「全球化就是全球問題意識和全球共識的達成。」

以上說法可以看出,「國際化」一詞對不同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有不同的意義。可能時間與空間的大幅收縮,也可能社會關係與互動轉型的過程;也可說是減低國家間障礙與鼓勵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過程。

無論如何,我們至少認定「國際化」是國際社會關係的強化,使得各地關係更為密切,任何地區都在比以往更短的時間內受到其他地區的影響。





2.本土化


「本土化」又稱地方化,如黃大洲先生認為本土化的意涵,應該包括三點特質,一是價值取向的觀念,而不是僵硬的意識形態;二是促進族群融和、深耕並激發民間的潛力和團結的力量;三是厚植本土力量、促進發展的動力泉源。

劉念夏先生認為,應以「共同體」的概念來看待本土化。建立以在地認同為中心、以共同發展為目標的終極人性關懷。

翟本瑞先生以為「本土化」就是不崇洋媚外,認真踏實地認識自己的社會,尊重身邊週遭的人,尊重自己父母的文化、語言、歷史,肯定自己的家庭和社區。

獨派人士大多認為「本土化」就是對本身所處土地上各種事物的認同,熱愛這塊土地,以這片土地為榮,進而以此地做為真正的故鄉與國家。

上述這些說法並無對錯可言,只是反應出不同思考所偏重的重點。





3.民營化


社會上普遍對民營化的認識主要就是將公營事業股份釋出給私人資本,對民營化的討論也往往集中在那些轉移私人所有的公營事業。其實這是對「民營化」嚴重的誤解。所謂的「民營化」其實是從英文「privatization」翻譯過來的,與其譯作民營化,倒應該譯為「私有化」或「私營化」,意思包括把公營事業所有權向私人轉移,或是按照私人企業利潤至上邏輯改組公部門。釐清這個概念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所謂的民營化政策,重新認識過去許多關於民營化的見解是否妥適(不管正方反方)。


「私有化」或「私營化」有著比台灣法律上的所謂「移轉民營」更為廣泛的意涵。按照廣義的定義,我們可以大致將私有化分為(一)市場開放、(二)所有權向私人資本轉移以及(三)所有權不變但經營權轉移私人或經營型態向私人企業看齊這三種類型。


所謂市場開放是指開放過去由公營事業獨佔的市場,解除種種的管制政策,政府逐步退出市場,由私人公司替代,也就是一種「自由化」。從金融、石油、電信、菸酒、電力到鐵路都歷經此一過程。面對市場的開放,不但原本具獨占地位的公營事業喪失其獨占地位,更在市場壓力下被迫進行所謂「轉型」、「再造」,其實就是向其競爭者的經營模式學習(企業化經營),並準備向徹底「民營化」過渡。


所有權的轉移是一般人認為最普遍的私有化方式,台灣的〈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主要規範的就是這種類型的私有化。一般來說,公營事業所有權的轉移透過下列方式進行:出售股權、出售資產(全部或局部)、員工集資、公私合營等。


4.現代化
「現代化」一般界定為自科學革命以來人類以知識適應及控制環境的過程。政府得以確保國民生活品質,使多數居民滿意之狀態稱為「已開發」國家,未達到此一目標則稱為「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

不過「現代化」過程中,開發中國家不斷遭到開發發國家科技、政治、文化的侵略,至使許多開發中國家雖然在政治上脫離原殖民母國而獨立,但國內政經形勢紛擾不斷,經濟上只能依賴已開發國家,人民無法享有現代化成果。也導致許多知識份子主張將歐美文化全面移植,西方文化與現代化間被劃上等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aphel 的頭像
    Raphel

    Raphel's blog...

    Raph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